第(3/3)页 “同饮,同饮。” 关月笑了笑,举起小二刚刚送上来的那碗酒水,他目光扫过酒铺里所有人,“不得不说,在大秦这么多日子,秦人着实也让关某钦佩,所以我希望自己能活下去,也更希望那些国破家亡的燕人能真正在大秦生根发芽。诸位,共饮。” 众人哄笑着饮尽了杯中酒。 朝清秋擦了擦嘴角,酒水辣肠胃,今日的酒水似乎格外的苦。 …… 金翠城外的竹林里,虽已夜色沉沉,可竹林之中依旧亮着灯火。 郑轩靠在打铁的火炉边,手中持着铁锤,他带着高冠,衣襟半敞,不断捶打着炉子里的生铁。每捶打翻转一次,他总要停下来痛饮一口炉边放着的酒水。 当年在东都之时,他最是不喜饮酒,整日宿醉,难免会让他的琴艺稀疏几分。可一朝国破家亡,再也不碰瑶琴之后,他反倒是喜欢上了酒水,一日不饮酒,便像当初一日不弹琴那般痛苦难忍。 他知道这也是一种病,只是他也不曾刻意去改正。既然不能弹琴,那饮酒便饮酒就是了。 何况唯有大醉之时,万般心事才可不去想。 醉在心乡,醉在梦乡。 而今他平日里除了打铁,饮酒,便是不断回想起当年那些故人故事,好像那些昔年之人,还在身边不远处。 想到这里,他又痛饮了一口。每次半醉半醒之时,他似乎都能听到当年的琴声,见到当年桃花树下的故人。 忽然,有琴声悠扬而起。 郑轩愣了愣,用力扇了自己一个耳光。 琴声依旧不断从竹林外传来, 冲淡平和,既没有如女子红妆大抹的艳丽,也没有沙场冲阵的杀伐。 郑轩笑了笑,和着琴声,喝着酒。 这支曲子,他只教过两个人。 一男一女。 而今在竹林外的必然不是她,那就只能是他。 我大燕的太子殿下,要好好活着。 平日里要喝四五坛酒的郑轩,今日只喝了两坛酒便有些微醉。 在悠扬琴声里,缓缓睡去。 竹林外,朝清秋盘坐在地,手中古琴跳动,琴声四起。 无边黑夜里,这个已经无家无国的读书人,泪流满面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