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华纳和迪士尼两位总裁,伺候陈麟风一个人,实在是惊爆众人的眼球。 一些受邀的记者,虽然没法凑到跟前,但都在猜测,这三位大佬在聊些什么内容。 “或许是在谈后续的合作?”abc的记者戴文与nbc的罗斯聊着。 虽然两家是竞争对手,但作为普通打工人,哪有那么多讲究。 竞争是在老板那个层面,他们平时还是可以交流一下的。 罗斯道,“我猜他们可能是在争吵,听说今年迪士尼和华纳的关系可不好。” 戴文白了他一眼,“你以为总裁和我们这些普通人一样啊,就算心里不爽,人表面也能让你看不出来,我想他们的对话肯定充满了勾心斗角和各种的利益算计。” “你说得对,”罗斯点点头,这更符合一般的想象。 “可惜没办法采访到chen,他最近可真是炙手可热,一个华国人,在我们的国家,竟然有这么多人看重,可真是一件怪事。” 戴文摇摇头,然后想起了他的前任。 只是因为在时代广场事件中,表现优异,后来剪辑视频、组织采访的速度也够快,现在已经升职去做纪录片部门的负责人了。 哪怕一个冷门部门的主管,那也是领导啊。 戴文想想都觉得羡慕,真是走了狗屎运。 他也好想chen再搞出点大新闻来,然后让他拍到,顺便升职加薪啊。 罗斯想了想,认可戴文的话,“chen确实特殊,最近《好莱坞报道者》出的“好莱坞最有权力的100人”名单,chen能排到总榜前二十,甚至在斯皮尔伯格前面,这样的大人物,受到关注,也是理所应当的。” 说起这个,戴文来了兴趣,“不知道斯皮尔伯格有没有感到不爽,之前他还在以前辈的身份,来夸赞chen,现在已经排在chen后面了。” “前二十基本都是各大公司的总裁、老板,chen也是以顶峰娱乐老板加上其他身份一起,才能挤进去,斯皮尔伯格这有什么可不爽的,谁让他失去了梦工厂呢。” 实际上,这是个再明白不过的道理。 但消息传回国内之后,就有点不一样了。 很多媒体不管那些大众不太了解的总裁和老板们,单拎出来陈麟风和斯皮尔伯格进行报道。 “新的好莱坞权势榜中,陈麟风成功超越前辈,排在了斯皮尔伯格前面。” “陈麟风超越斯皮尔伯格,成为好莱坞热捧的新兴大导。” 不明真相的网友们一听,什么?陈麟风已经超过斯皮尔伯格? 将本就已经很高的热度进一步推高。 实际上,自从《盗梦空间》全球票房超过12亿美元,来到影史第五的位置之后,国内的互联网和媒体们就开始有些亢奋。 各种报道根本就没停过。 有科普到达这个位置的意义,以及难度的; 有专门转载外网报道,说明陈麟风在海外的影响力以及地位的。 也有总结他这些年来,所创下的成绩和成就的。 俨然要做盖棺定论,将陈麟风的位置进一步推高的意思。 这一份好莱坞权势榜,也不过是又加了一把火罢了。 世界影史中有了华国人的一席之地,这意义实在是太重了。 再夹杂着国民的民族情感,使得这一份荣耀更加的耀眼。 某种程度上,它一点也不亚于当初张一谋导演奥运会开幕式,所创造的全民热潮。 最关键的是,很多老一辈人也由此对陈麟风记忆深刻。 再怎么拍出好的作品,对于不怎么看电影、电视剧的中老年人来说,都不如为国争光来的有用。 从这点上来说,在全民热度和老一辈群众基础上,陈麟风正式打破了时光的藩篱,赶超了张一谋。 而在专业人士看来,则是远远过之。 如果不是张一谋如今有奥斯卡和三金大满贯加深,根本连比都不用比了。 一部《盗梦空间》,给陈麟风的加持,几乎超过过往所有作品。 这是有些夸张的说法,也是有些人心中的事实。 此时,大家最期待的,就是陈麟风什么时候回国。 电影中的其他华国主创,譬如石小龙和刘茜茜都已经回过国内了,只有陈麟风这个导演,一直在外拍戏。 这使得这种期待感愈发的浓烈。 几乎所有人都在等待着,他能在大众面前露个面,说点什么。 好像如此,才真正圆满了一样。 只不过是在国外拍个戏而已,以前也有过,但从没有像如今这般,如此关注他回来的时间。 “陈导拍戏已经好久了吧,怎么还没回?” “也没有很久吧,之前出国好像是有在宣传新书,两件事赶一块了。” “我说呢,感觉好久没有见到过他了。” “我体感得有几年,好像他自从开始拍电影,就越来越少在公众面前出现了。” “哎,想想还是过去好啊,时常能看到,风神每年还会出来营业,如今牛逼了,也怠惰了。” “……” 网友们还只是嘴上说说,媒体这边可直接来真的。 从八月中下旬开始,就陆续有记者打电话询问航班信息。 也有直接打到麒麟公司的,询问老板什么时候回来。 这种关注力度,可谓空前。 9月初,陈麟风终于拍完了《小丑》的所有镜头。 当他宣布杀青的那一刻,全场欢呼。 他自己也觉得,好像这次是久了点,出来得有小半年了。 以后可不能再这样了。 陈麟风想想后续的几部片子,感觉是时候,推动国内的相关产业了。 反正都是搭摄影棚,在哪拍不是拍呢。 “陈导,还想着,一起去庆祝啊。” “哦,来了。” 2012年9月6日,陈麟风回国。 第(3/3)页